页面版权所有:国融(国际)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鲁ICP备10206088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联系电话:0531-67776707 传真:0531-677767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纬二路51号山东商会大厦A座29层

THE COMPANY'S RESEARCH

本司行研

机器人+“大脑”抢占产业制高点

分类:
工程机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11/21 09:51
浏览量
【摘要】:

日前,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峰会在广州举行,有专家提出机器人产业更应注重应用和数控系统的研发,给机器人 “大脑”。

机器人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全世界都在发展机器人产业。201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6.8万台,同比增长19.3%,销量占全球四分之一。据估计,全国目前约有3000余家机器人制造、服务企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制造机器人似乎不在话下。但是目前国产机器人技术水平总体仍然较低,使用密度也不高,中国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数为36台,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距离发达国家200多台的水平更是有明显差距。中国机器人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90%的企业产值规模一年在一亿元以下。最大规模的年产量5000台,产值也不过15亿,与国外企业相去甚远。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指出,目前中国生产的很多机器人只是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进行简单重复运动,准确地说只能算是“机械手”。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只有32%,但在高端市场,来自国外的机器人占到了95%。这应该引起国内企业的重视,要防止中国机器人产业进入代工模式。

给机器人“大脑”是趋势

面对机器人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各地政府很着急,普遍加强了扶持力度。如东莞市政府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投入2亿支持企业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这3年共实施机器换人项目1319个,新增加机器人和其他智能终端29000多台,同时吸引了国内知名企业进驻。

而大型企业也已经看准这个商机开始出招。今年5月份,美的集团对外宣布用40亿欧元收购著名机器人公司库卡81%的股权。

政府和企业都希望把握未来机器人发展的趋势,然而什么才是未来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在峰会上指出,共融机器人的发展是未来30年科技战略制高点,是中国制造未来重要产业之一。其中,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机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高端医疗装备与康复辅助器具将会是共融机器人发展的重点。李毅中提出,机器人产业的特点是“小产业、大市场、高科技、高效益”,应注重应用和数控系统的研发,给机器人 “大脑”。同时加大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的研发研制,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采编: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