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版权所有:国融(国际)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鲁ICP备10206088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联系电话:0531-67776707 传真:0531-677767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纬二路51号山东商会大厦A座29层
FUNDING DYNAMICS
资金动态
一周资本市场动态(2024.8.4~2024.8.11)
政策规则
1、两部门规范央企采购管理 强化对科技创新支持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性能价格比最佳、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进一步明确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和管控要点,切实规范中央企业采购行为。文件还完善了央企发挥采购对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规定,要求在卫星导航、芯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先进医疗设备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央企采购使用的主力军作用,带头使用创新产品。
《指导意见》要求央企坚持依法合规采购、坚持公平公正、坚持竞争择优、坚持协同高效。同时从部门规章层面,明确了除招标方式外的四种非招标采购方式定义及适用范围,即询比采购、竞价采购、谈判采购和直接采购,为央企规范非招标采购提供了政策依据。《指导意见》提出,对于不属于工程建设项目的采购活动,未达到《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所规定的招标规模标准的工程建设采购项目,以及国家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可以不进行招标的项目,央企除自愿采取招标方式外,应当采用四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
在既往规定基础上,《指导意见》明确,对于原创技术策源地企业、创新联合体、启航企业等产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兼顾企业经济性的情况下,可采用谈判或直接采购方式采购,鼓励企业预留采购份额并先试先用。同时,明确在卫星导航、芯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先进医疗设备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央企采购使用的主力军作用,带头使用创新产品。《指导意见》也鼓励央企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提出央企应当支持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活动,不得违法限定供应商所在地、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注册资本、股权结构、经营年限等,或者设定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排斥、限制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活动。鼓励央企通过预留采购份额、优先安排价款支付等方式给予中小企业积极支持。(来源:证券时报)
2、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央行证监会等部门部署实施五大专项行动 加大重点领域资金投入 支持种业企业上市
中国人民银行8月5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和再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专项金融债券,支持涉农企业发行融资工具,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资金投入。加强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畅通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链条。
《通知》提出,实施五大专项行动,一是实施金融保障粮食安全专项行动,拓展粮食生产、流通、收储、加工等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场景,创新高标准农田和设施农业建设的融资模式,深化种业振兴和农业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和再融资。二是实施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效专项行动,继续落实对重点帮扶县的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研究谋划过渡期结束后的常态化金融帮扶机制。扎实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三是实施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运用信贷、债券、股权、租赁等融资渠道,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盘活农村资产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对接县域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融资需求,挖掘农村地区流通节点数据要素作用,助推供应链资金流、商流、物流深度融合,促进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四是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开发人居环境贷款产品,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金融支持。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金融保障,支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五是实施金融赋能乡村治理专项行动,创新金融支持农文旅融合模式,促进金融服务与弘扬和培育良好家风乡风融合。加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健全乡村振兴领域数字一体化平台,整合涉农信息,支持数字乡村建设。(来源:中国证券报)
3、金融监管总局发文!互联网财险业务监管有变化
8月9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有效防范行业风险,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财险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互联网财产保险高质量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通知》共十六条,主要内容包括定义、经营条件、经营原则、经营区域、风控管理、经营行为规范、保险中介机构管控、落地服务、内部管理等。重点解决几个问题:什么是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哪些机构可以做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哪些险种可以拓展经营区域,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监管要求。重点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范畴。《通知》与《办法》中关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定义保持一致。在具体认定时,应结合《办法》要求,主要看金融消费者是否通过保险机构自营网络平台的销售页面独立了解产品信息,并能够自主完成投保行为。二是明确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经营条件。《通知》从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等方面设立了条件,为做好政策衔接,条件与前期《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财产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经营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条件基本保持一致。三是明确可以拓展经营区域的险种范围。支持财产保险公司依托互联网特定场景开发小额分散、便捷普惠的财产保险产品,严控财产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方式拓展机动车辆保险的经营区域,原则上不得将农业保险、船舶保险、特殊风险保险等通过互联网方式拓展经营区域,严禁财产保险公司将线下业务通过互联网方式拓展经营区域。四是明确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监管要求。明确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在经营规则、风险管理、内部管控、落地服务等方面的监管要求,重点对落地服务明确细化要求。要求建立独立有效的风险内控体系,加强落地服务机构管理,强化对于政策性、属地性强险种的落地服务要求。
《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实施,新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须符合《通知》各项条件和规定。对于已经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给予过渡期。财产保险公司应在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推进整改,于2024年12月31日前全面符合《通知》各项要求。(来源:中国新闻网)
宏观经济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反弹 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势头。近2周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上涨0.72%、1.65%。8月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反弹。Wind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当日收盘价报7.2150,日涨幅达到0.41%,盘中最高报7.1524;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当日收盘价报7.1658,日涨幅达到1.18%,盘中最高报7.1433。
近期人民币汇率缘何走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表示,原因之一是美元指数走弱,由于美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以及通胀回落态势较确定,美联储最新表态由“鹰”转“鸽”,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增强。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截至8月2日,美元指数下跌幅度达2.47%。8月2日,美元指数大幅下跌1.06%。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表示,美元指数走弱、中美利差收敛等因素共同提振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范若滢还认为,人民币与日元的联动影响也是因素之一。今年以来,人民币与日元走势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二者都与美元间存在较大利差。近期日元明显走强,一定程度上对人民币升值起到带动作用。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综合多种因素看,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范若滢表示,一方面,海外发达经济体降息周期已开启,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发达经济体高利率的外溢影响将逐步减弱;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整体稳定运行,能够给人民币汇率较好的基本面支撑。于晓明表示,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并有升值趋势。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和美联储可能的降息,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压力将减小。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总体向好,境外投资者债券持有量持续回升。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中美利差将趋向收敛,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或进一步提升。总体来看,虽然人民币汇率压力仍在,但在7月份降息等政策落地和财政加快发力下,国内需求有望得到一定提振,外需延续回暖具有较大确定性,叠加较为丰富的汇率管理工具,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维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部分时间将在7.1至7.3区间内双向波动。(来源:证券日报)
2、金融监管总局: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高,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稳步提升。”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在年中工作会议中如是总结金融业上半年的发展质效。展望下半年,专家表示,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金融监管总局年中会议都对金融业提出了明确的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二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改善民生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商业银行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定净息差,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增长,经营业绩出现分化。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约425万亿元,同比增长6.6%;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负债约389.9万亿元,同比增长6.5%。目前,银行业上半年整体经营数据尚未出炉,不过从一些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数据可以看出,盈利情况出现分化。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海南、河北、江苏、深圳等地银行业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而云南等地银行业净利润却同比大幅增长。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再提要求,明确“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这意味着,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将更加注重质的提升,重点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全年来看,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将稳步成长,结构进一步优化,新的高科技、 高附加值领域的出现,有效衔接房地产和城投公司的信贷需求缺口,成为银行业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的新动能。预计2024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的较高水平。(来源:上海证券报)
3、货币政策接连三轮“组合拳” 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8月9日,中国央行9日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业内专家认为,今年以来,为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央行货币政策用心良苦,三轮大的组合拳政策先后出台,有效体现了逆周期调节。
一是靠前发力,助力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今年年初,市场上对全年经济增长存在一些担忧。1月24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央行带头释放重磅信号提振信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银行资金成本显著下降。2月,5年期以上LPR下行0.25个百分点,是2019年LPR改革以来最大降幅。专家认为,年初货币政策发力早、用力足,支持经济良好开局,一季度GDP增长5.3%,明显好于市场预期。二是抓住关键,缓解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业内专家表示,央行年初在总量上用力,年中在结构上又下了大功夫,抓住了稳好经济运行的关键点。5月17日,央行针对房地产市场打出政策组合拳,降低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个人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居民购房成本,释放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同时,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房地产行业去库存。政策力度空前,有效缓释房地产市场风险,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降幅分别较1月至5月收窄1.3个和2.9个百分点,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三是深化改革,积极响应三中全会部署。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业内专家分析,7月下旬以来央行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既是短期宏观调控,也是中长期金融改革思路的体现。
短期看,通过降息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7月22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同日报出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个基点。中长期看,中国央行在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宣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进一步明示政策利率,市场利率与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挂钩联动增强,MLF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明显淡化。7月LPR与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同日、同幅变化,而MLF利率则是在LPR下行之后才有变动,二者下行幅度也不同。市场人士认为,近期央行操作也是潘功胜行长此前陆家嘴论坛讲话内容的逐步落实,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总体改革思路是明晰的,未来整个改革步伐也会稳步有序推进。(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本市场
1、A股回购热潮持续 年内实施金额已超1200亿
继7月份超百家上市公司抛出回购计划后,进入8月以来,A股再度掀起回购热潮。截至8月5日,3个交易日新增十多家上市公司抛出回购计划。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5日晚间,上市公司8月份以来回购金额为66.32亿元,年内回购金额已达1218.74亿元,其中10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
进入8月,已有十多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8月5日晚间,神马股份、辽港股份、菲沃泰等披露回购计划。神马股份公告称,拟以1.5亿元至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9.12元/股。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减少注册资本并依法注销。菲沃泰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票,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此外,8月以来贝斯美、迈得医疗、广日股份、英诺特等公司均相继披露回购股份计划。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实施回购的逾1800家A股上市公司,分布在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等领域。其中回购金额居前的上市公司包括药明康德、三安光电、宁德时代、顺丰控股、宝钢股份、九安医疗等,累计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上市公司的回购行动,与政策引导和鼓励密不可分。今年以来,已有多项相关政策出台。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今年5月,证监会修订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提出,鼓励形成实施股份回购的机制性安排,积极通过一年多次分红及回购注销的方式提升股东回报、优化治理结构。另外,沪深交易所也呼吁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和“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要求上市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回购是“必选项”。(来源:证券时报)
2、全球市场剧烈震荡 资产配置何去何从
继上周五美股“黑色星期五”,道指狂泻989点,英特尔股价跳水26%之后,“黑色星期一”暴跌继续席卷全球股市。本周一开盘,亚太股市上演了惊心肉跳一幕,日经225指数早盘狂泻7%,收盘跌12.4%,盘中2次熔断,抹去了今年以来所有涨幅。韩国KOSPI200指数大跌9.12%。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等股市跌幅均超过3%。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跌,科技“七巨头”集体大跌,市值一夜累计蒸发近8000亿美元。尽管周二亚太股市迎来大幅反弹,日经225指数早盘一度上涨近11%,韩国KOSPI指数跟涨超5个点,但突然震荡的如此猛烈,还是超过了国内普通投资者的预料,尤其是投资跨境ETF的投资者,切身感受到了坐过山车的行情。
近期全球股市剧烈震荡情况下,跨境ETF也深受影响。受外围市场这一系列因素影响,本周一A股市场上,之前被投资者热捧的多只美股、日股跨境ETF午后也快速封死跌停。随着周二外围市场的反弹,日经225ETF也快速跟涨。今年以来,受外围市场持续走强的影响,近年来国内投资者的跨境投资热情居高不下,甚至频频高溢价买入,尤其是跟踪纳斯达克、标普500等指数的相关跨境ETF,日内涨停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今年QDII产品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总数已经超过670份。由此可见,这背后的巨大风险往往被投资者所忽视。最近,随着日本央行加息、全球投资者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加剧,叠加美国软着陆预期遭冲击,全球市场信心突遭重创。7月31日,日本央行出其不意地宣布加息15BP,加息时间和幅度都超出市场预期,成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日元兑美元大幅走强,引发了套利交易平仓。随着上周五美国发布的数据令投资者失望,日元在外汇市场上的避风港地位更加受到追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对股票之类的全球风险资产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来源:上海证券报)
3、沪深交易所:做好跨市场股票ETF全实物申赎技术准备
8月9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关于做好跨市场股票ETF全实物申赎技术准备相关通知。据悉,因业务发展需要,沪深交易所拟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支持跨市场股票ETF全实物申赎模式。
上交所跨市场股票ETF全实物申赎业务市场参与者技术实施指南显示,ETF全实物申赎模式上线后,对于跨市场股票ETF[跨市场股票(沪深京)ETF、跨市场股票(沪港深京)ETF等]有两种申赎模式,即现有的“ETF实物申赎”和新增的“ETF全实物申赎”。对于单只跨市场股票ETF,仅支持一种申赎模式。ETF全实物申赎业务上线初期,仅部分跨市场股票ETF会切换至全实物申赎模式,其他跨市场股票ETF保持现有申赎模式不变。
深交所表示,建立实时数据交互,投资者申赎过程中,相互配合检查投资者及基金账户中相应沪深股票、ETF份额是否足额,将申赎指令、检验信息相互实时传递,并完成ETF份额以及沪深股票的实时记增记减。申赎模式的调整不影响深市跨市场ETF现有申赎时间段安排。深交所要求各会员、基金公司、托管行及其他市场参与者根据要求,于2024年12月27日前做好相关业务及技术准备。(来源:中国证券报)
4、监管严查国债违规交易 防范债市风险信号明显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8月8日发布消息称,近期,在交易商协会查处的案件中,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在国债交易中存在出借债券账户和利益输送等违规情形,交易商协会已将部分严重违规机构移送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实施行政处罚,对于其他此类案件线索交易商协会正在加紧调查处理。消息发出后,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盘中升幅扩大,尤其是5年期和7年期国债活跃券。截至8月8日17时,5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08”收益率上行3个基点,7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3”收益率上行5.8个基点,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1”收益率上行3.4个基点。
强监管信号传导至市场,促使债市开启避险交易。受访专家表示,近日债券市场的变化已体现出“多头”力量相对有限,而央行还留有调控余地防范长债利率风险。今年以来,“大行卖债、小行买债”现象时有发生。在交易商协会对4家农村商业银行启动自律调查之前,农商行近日作为国有大行卖出国债的主要对手方再度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近期,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整体处于震荡下行趋势。不过,随着8月5日国有大行在尾盘大额卖出中长期国债,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当天呈现“V”字形走势,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1”收益率从2.08%左右的低点迅速上行至2.15%左右。当天国有大行的卖出国债和区域性中小银行买入国债的情况引发市场广泛热议。业内人士反映,近期一些农商行超配中长期国债,一旦出现大额亏损将会冲击资本底线,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也会相互交织放大。
部分市场观点认为,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经济基本面短期难以出现显著改善,机构“资产荒”还将持续,债市仍有望保持收益率低位运行。不过,多空力量博弈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近日债券市场的变化充分体现出‘多头’的力量相对有限。”而央行可以使用的调控工具并非只有卖出债券,政府债券加快发行也可能影响到银行体系流动性,改变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并以此影响到债券的定价。应当看到,央行对债市已从喊话转向行动。央行7月已宣布将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目前央行已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协议,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的方式借入国债,未来将会根据市场情况,增加借入规模,并择机卖出,以平衡市场供求。专家普遍认为,央行保持正常向上收益率曲线、校正债市风险的决心很大。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认为,当前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关键阻力位仍是2.1%、2.3%,短期内再进一步下破关键点位的可能性预计不高。(来源:证券时报)
大宗商品
1、7月末外储规模上升 央行继续暂停增持黄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8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564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40亿美元,升幅为1.06%,为年初以来环比最大升幅。外汇局指出,7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整体来看,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意味着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资产以美元计价时也将相应升值。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也将正向拉动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价值。截至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8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外汇局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出口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基础,继续在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方面发挥基本盘作用。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有利于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为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当天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还显示,7月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280万盎司,与上月持平,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3个月暂停增持黄金储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记者指出,从持续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出发,后期央行增持黄金还是大方向。(来源:证券时报)
碳圈热点
1、全国首个绿色融资租赁地方标准在上海正式发布
8月2日,全国首个绿色融资租赁地方标准——《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认定规则》在上海正式发布。截至2023年末,上海融资租赁企业绿色租赁资产规模超过3500亿元,占全行业一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认定规则》将推动构建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框架,为区域绿色融资租赁业务精确统计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融资(金融)租赁企业科学开展绿色融资租赁实践、积极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统一的依据和指引。
为加强与《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认定规则》衔接和应用落地,并进一步提升拓展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的特色和功能,当日,“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绿色租赁专版”正式上线。作为全国首个基于绿色租赁地方标准应用的创新平台,绿色租赁专版上线后,将为上海绿色租赁的融资和投放提供绿色认定,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上海绿色项目库,引导有关政策和金融资源支持上海绿色租赁的高质量发展。
绿色租赁专版首批合作融和租赁、海通恒信租赁、远东租赁、中核租赁和申能租赁等5家融资租赁公司,对接工行上海市分行、农行上海市分行、中行上海市分行、建行上海市分行、交行上海市分行等8家银行。首批涉及59个绿色租赁贷款项目,金额达102.3亿元。(来源:中国新闻网)
(采编:新艳)